用好每一筆善款
——縣政協委員扶貧救助會工作掠影
“您好!我是受你們資助的大學生小謝,現在我已經在大學報到了,謝謝你們的幫助。”9月的一天,縣政協委員扶貧救助會工作人員接到這個電話,心里暖暖的……
同一年,貧困生小鐘也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外省的師范大學,當看到女兒的錄取通知書時,父母心里很是自豪,但面對大學的學費,作為一個低保戶家庭,卻成了他們心中的焦慮。縣政協委員扶貧救助會工作人員了解這一情況后,及時收集摸底,并向她捐助了6000元助學金。
小謝與小鐘是縣政協委員扶貧救助會幫扶的代表。自2013年7月扶貧救助會成立以來,該會把捐資助學、結對幫扶和扶貧濟困作為工作的重要內容和創先爭優活動的生動實踐,傳遞著一份份溫情。
組織有力,平臺管理更健全。為使政協委員扶貧救助事業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縣政協將政協委員扶貧救助工作列入主席會議議事日程,共商、共議、共決扶貧救助會工作要事,著力搭建好政協委員行善平臺,并給予充分保障,安排了專職工作人員,負責救助會文書、財務和對外聯系等日常事務。同時,定期召開會長辦公會,通報救助會財務收支情況,公布每一筆捐款的去向,向全體會員通報工作動態,促使廣大會員積極參與扶貧救助活動。
弘揚義舉,善行活動更廣泛。堅持以幫助困難群體解決生活難題為扶助重點,認真組織好扶貧濟困活動,為困難群體排憂解難。積極開展“金秋助學·大學圓夢”活動,對年度高考錄取二本以上品學兼優的貧困大學新生,發放助學金。同時,注重通過會員帶動,引導全社會積極參與,通過政協委員的輻射作用,進一步促進全社會參與扶貧救助事業。
宣傳典型,傳遞善舉正能量。今年,機關推薦了7名委員參與“上猶身邊好人”、“最美猶江之子”評選,在省政協《光華時報》委員風采欄目刊登了2名政協委員先進事跡,在省政協《今日信息》及縣電視臺報道了“金秋助學·大學圓夢”活動,進一步擴大了救助會的社會影響。
涓涓細流匯聚成河,份份愛心凝聚溫情。兩年多來,縣政協扶貧救助會累計幫扶了五十多名貧困學子,并發展會員158名。今后,將一如既往地秉著“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堅韌精神,掀起新一輪的愛心熱潮。
編輯:李珊 |